論壇緣起
學校教育體系的運作,不能外在於社會而真空進行,反之,必須要與社會互相配合,才能彰顯出教育功能。亦即,現存社會係由許多部分(parts)所構成,而且每個部分皆緊密關連,並透過分工合作,對社會整體的生存做出貢獻,此即為「功能」(functions)的發揮,促使整體社會達到「平衡」(equilibrium)狀態(陳奎憙,2001; Morrow & Torres, 1995)。在一個社會裡,如何協助社會成員有效發揮前述社會分工的功能,其中一個重要環節,或繫於學校教育體系身上。
國內張建成教授(2016)透過整理過去臺灣教育社會學學者所編撰之教科書,分析臺灣教育社會學領域所探討的議題,同樣發現在臺灣教育社會學學者所探討的各項議題中,仍將「社會化」與「選擇」定位為為學校教育的重要功能。具體言之,所謂的「功能」,至少應體現於下列三個面向:「社會控制」、「社會公平」、「社會進步」。就「社會控制」而言,主要包括增進社會化、選擇、照顧或保護等功能;至於「社會公平」,則涵蓋各種增進與去除阻礙教育機會均等的作為;而就「社會進步」來說,係指提升國民整體知識水平以及國家競爭力之作用。 由此可見,學校教育體系的良莠,實牽動著社會能否穩定運作與成長,而學校外部社會環境的發展,亦會影響學校教育體系的內部運作。換言之,二者之間能否有效配合,遂成為國家執政者、學者專家與教育實務工作者必須群策群力的首要課題。 |
|